首页 > > 干部人事 >>
我市精准实施干部成长“培鹰计划”记事
鹰击长空会有时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同样,对于正处改革深水区、发展攻坚期的宁波而言,要实现建成“四好示范区”、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目标,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有担当、有作为、有口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统筹全局育“精鹰”、立足当下育“飞鹰”、着眼长远育“雏鹰”……2013年起,我市正式推出干部教育培训“培鹰计划”,聚焦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干部的成长轨迹,分层分类推出个性化“定制菜单”,从思想教育、能力提升、视野开拓、作风改进等方面,全方位全链式为领导干部“强筋壮骨”,着力打造助推宁波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引擎”。  

宽视域善攻坚  

育“精鹰”:培养担当有为“狮子型”干部  

当下的宁波,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提速换挡”、破难攻坚期,最需要的是一批有闯劲、敢担当的“狮子型”干部。  

“狮子型”干部究竟该如何培养、培育?2015年以来创新开设的县(局)级领导干部现代管理研修班,正试图解开这个纠结的线团,清晰地去破解这个难题。  

“老实说,参加了这么多次大大小小的培训,这一次培训,收获最大,感触最深。”2015年7月15日,首期县(局)级领导干部现代管理研修班培训成果汇报会举行,21名来自全市各地的县(局)级干部齐聚一堂,畅谈感悟。  

据了解,这样的主体班次我市已接连开办两期,培训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既有宏观的引领,又有具体的要领,既有经典的理论,又有实践的探索,既有国内的样本,又有国际的经验。  

两期研修班都组织学员赴德国开展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考察调研,来自先进国家的前沿理念冲撞,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讨论,学员们“刨根问底式”的讨教,往往使得许多讲座不得不一再加时。  

这不仅是一次“大开眼界”的异域之行,更是一次“谋求解法”的调研之旅。在学习过程中,首期研修班学员们选定了职业教育、生态环保、城市化建设、跨境电商和信用体系建设这五个方面的课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国内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找寻宁波经济、社会、生态、城市发展中面临问题的破题之道。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也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重要支撑。这种企业和学校直接对接的职业教育模式,宁波如何借鉴引进,并为宁波产业转型升级、宁波制造挺立“中国制造2025”第一方队提供强大的智力和动力支撑?围绕这一课题,首期学员陈利珍、叶枝利、丁振华、陈星达以及第二期学员郑湘娟、陈文辉、郑卫东等,先后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分别形成了近万字的《宁波市企业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研究》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其就业服务导向对宁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高质量调研报告。  

立足宁波实践,致力“第一方队”。第二期研修班选定自主创新与宁波经济发展、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建设、地方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课题,深入考察调研,学习发达国家先进城市的理念创新,思考宁波追赶超越的现实路径。  

德国鲁尔工业园区,历经几十年的改造振兴,淘汰的大型工业区转变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作为传统制造大市的宁波,是否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就地产业转型提升的“凤凰涅槃”?对此,陈树生、崔秀良、陈杰锋、陈志坚、高国平等学员,以《以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宁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为载体,提出了来自培训研修、具有建设性和操作性的建议意见。  

……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有担当,就是要立足本职、勇挑重担;善作为,就是能全域谋划、敢为人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介绍说,举办县(局)级领导干部现代管理研修班,让学员们走出国门、吐故纳新,一方面是为了让其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同时更是希望学员们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把相互关联的治理思维嵌入到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学用共促,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本领。  

强宗旨接地气  

育“飞鹰”:锻造为民务实“好干部”  

“同坐一条板凳,却老说不上话;老坐办公室,不了解实际情况。”“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诸如此类中青年干部身上可能存在的“短板”,发人深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工作是我党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可是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在汇报工作时“口若悬河”,可一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就寻不着方向、搭不上话,一提问就像“审判官”、一说话就是“领导腔”,即使靠“近”基层也走不“进”群众,面对面也很难心贴心。  

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以“70后”为主体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更加突出强化“强宗旨、接地气”主旨,重在解决年轻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的“经历经验不足、基层意识不强、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够”等问题。  

学会群众话、说好群众话,必须进一步放低姿态,多向基层党员群众学习,多从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因此蹲点调研也成为每一次中青班教学的“吸睛点”。  

2013年10月,宁波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中青班当即调整教学计划,把抗洪抢险一线作为“教学点”,学员们分赴余姚陆埠镇、奉化江口街道、鄞州横街镇、宁海深甽镇,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察灾情、助重建活动,深入16个受灾严重的自然村,走访了539户村民、149家企业,慰问了16户种植养殖重灾大户和46户特困户。  

看到奉化江口街道横里埭村河堤受损,立即邀请水利、规划专家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得知余姚陆埠镇沿江村、江南村物资匮乏,马上联系慈善机构送来420份慰问品;了解鄞州横街镇灾情后,联系企业家到蹲点村庄设立加工厂和购销点,方便村民生产销售提高效益……来自学员的点滴行动,汇聚的是浓浓真情。  

2014年10月,第20期中青班组织学员到奉化、宁海、象山等地贫困山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自认为从小在农村长大,没想到还真不了解农村,没想到村民对干部这么期盼,没想到农村干部这么了不起。”来到奉化湖边桥村的中青班学员王飞说,深入调研中,他接触到了高山移民安置、村级股份制改革、农村小微权力清单等诸多全新课题,“感觉受益匪浅”。  

“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4个乡镇(街道)工作过,对农村、对农民朋友有一种天然的感情,但像这次这样如此近距离、深入地和村民谈心交心,还是非常少的,也是难得的经历。”2015年10月19日至30日,第21期中青班学员张微燕深入基层一线,和当地干部一起,参加了象山县大徐镇座谈会、杉木洋村座谈会,走访了镇领导、联村干部、村主职干部以及村部分党员、村民代表、群众代表,走遍了村庄的角角落落,也留下了深厚的情谊。  

同样的时间段,学员李哈曼与陈勃、吴肖明、朱卫东、黄炜、胡宇航一行6人,则踏上了中小出口企业的调研之路。他们挑选了余姚、慈溪、象山、镇海四地14家典型进出口企业,开展以《解决中小出口企业技术困境推动宁波进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为主题的走访调研,重点关注民营企业主转型“妊娠”之痛。  

这只是一个开始。正像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在与中青班学员集体谈话中所说,“要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民不忘本,要牢记宗旨、深接地气,面对普通群众、企业人才、创客青年等不同群体,都能说得上话、做得了事;要多走基层亲,多办惠民事,做到为民服务常态化,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进步成长”。  

墩墩苗压压担  

育“雏鹰”:储备德才兼备“好苗子”  

选拔年轻干部,导向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年轻干部的肩膀能不能挑得起担子?成长过程中会不会存在“带病提拔”的风险?是不是可能“暗箱操作”、“私人定制”,在少数人和少数群体中选人?……社会舆论对此一直极为关注。  

那么,该如何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如何建设强有力的后备干部梯队,让有能力的“80后”“85后”甚至“90后”能够脱颖而出?针对于此,我市于2013年、2015年先后实施两轮“优苗选育工程”,坚持经验履历比选“看过往”、考试竞争比选“看现在”、能力展示比选“看未来”、全面考察比选“看一贯”、群众评价比选“看公认”的“五比五看”竞争性选拔方法,注重有效管用、简便易行,不断优化改进选拔方法和操作流程,努力探索形成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预备人选的常态化链式机制。  

“一次入党宣誓、一轮党性分析、两周军事训练、4节共享课堂、9天社会调研、21堂理论课程……在过去的50天,我们锻炼了意志,更收获了成长。”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轮“优苗选育工程”集体座谈会上,学员代表们畅谈体会感悟。  

据悉,参加这期培训班的127名“80”后、“85”后苗子们,以全脱产的形式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军训和一个月的党校培训,接受了意志力、免疫力、自信力、服务力、领导力等“五个力”的系统培养和锻炼。  

“年轻干部成长有客观规律,不能对其一味地‘捧’、‘护’,更不能‘拔苗助长’,而是要让他们多到基层墩苗、淬炼!”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表示,在公开比优之后,“优苗选育工程”还建立了培训提优、一线赛优、干群评优、亮绩选优等一系列机制,从严从实树起重基层、重一线、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  

这一点,从2013年首批“优苗选育工程”实施中就可见一斑。为了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压得起担子,经得起磨练,市委组织部制定了“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对每名预备人选进行了个性化培养,拉长赛道,让选出来的“好苗子”在基层一线和重要岗位接受历练。“担子重,责任大,确实会有一种能力恐慌,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不断学习积累。”不少年轻干部深有体会。  

“好苗子”,还得经常“浇浇水、施施肥”。为了储备德才兼备的“好苗子”,第二轮“优苗选育工程”在延续并吸收第一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严实”标准,对年轻干部培育做到全面严、全程严、持续严,避免成长“黄金期”变成“危险期”。对后备干部、预备人选,坚持动态管理、能进能出,要让年轻干部清楚,列入名单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对那些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贪图安逸、不敢担当,自身要求不严格、群众不认可的,随时可能调整出去。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对于广大干部而言,今天的砥砺前行是为了明日的厚积薄发,今天的蓄电储能意味着明日的展翅翱翔!  

专家点评  

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是干部教育培训长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习近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必须区分对象,针对干部全面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地组织培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也明确要求:“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宁波市委实施“培鹰计划”就是针对干部履行职责和自身成长需要,全方位、立体化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的卓有成效的一次探索。  

综观“培鹰计划”的总体安排,以基本理论为铺垫,突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精鹰”重在“本领提高、素养提升、思维提质”,“飞鹰”重在“强宗旨、接地气、转作风”,“雏鹰”重在“懂规矩、守纪律、强五力”,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成长需求相结合,很好地把握了培训目的与对象需求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统一性与差异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育培训与党委中心工作的同频共振、协调推进。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唯有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实践创新,才能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先导性、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何显明

时间:2016/1/4 9:50:16
  来源:《宁波日报》A9版
  点击:25052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