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干部人事 >> |
光明日报头版报道颜志定同志家风故事 | |||||||||
家门总是开着的,不管春秋冬夏,不论风霜雨雪,只要在家,只要不走远,只要不是深夜,85岁的王美娣老人就以这样的方式守候着:“他若是回家,就可以直接进来了。” 他,是王美娣的老伴儿颜志定。尽管在组织的评价里,他德能勤绩廉样样过硬,在宁波市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是“照镜对标”的镜与标;尽管在儿孙的记忆里,他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倔老头;尽管在群众的视线里,他是为民办事、和蔼可亲的大好人;尽管他已经离开3年,可在王美娣看来,他还是那个和她相濡以沫、对她体贴入微的老伴儿。 颜志定的名字在宁波是“尊敬”的代名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0年里,他担任了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他对权力的理解是:“权力是人民给的,它姓公不姓私,必须不折不扣地服务于人民,必须公道正派、不徇私情。”那时,他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1988年,退休后的颜志定把余热都投向了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一干就是20年。在他的努力下,宁波市关工委先后3次获得了全国先进集体的荣誉。 2013年5月2日,86岁的颜志定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在他出殡那天,花圈沿着房间、楼道、墙门、院子一直摆到了大街上。专程从杭州、金华赶过来的人们只为了在他的遗像前深深地鞠一躬。 被尊敬,不仅是因为他对党,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更因为他于己,留下清白在人间。 身为组织部副部长,他爱人的“农转非”机会多次被他让掉,一生没有工作也没有医保,所有药物都自费购买,用他的医保配“一瓶红药水都不行”。3个儿子不仅没有沾过一点光,反而遭受了更严格的约束。大儿子按照政策招工进城,报到证都拿到手了,硬是被他逼着退了回去,一辈子在乡务农。二儿子在基层工作直到退休。三儿子在工厂工作,三班倒的艰辛使得原本就体弱的他在44岁就早早办了病退。 那么,他给这个家留下了什么?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虽然从没有为这个家谋过一点点私利,但朴实守正的家风,却在颜志定和家人共同的坚守下,潜移默化地成为这个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美娣没有什么文化,却在丈夫的感染下牢记着公与私的界限。如今的她靠着自己的养老金和遗属补贴,依旧过着简朴的日子,每个月的生活费还不足两千元,却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考虑到颜志定去世后一家人生活更加拮据,为保障王美娣的晚年生活,在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立平的倡议下,全市组织系统募捐了一笔善款。去年5月,王美娣更换心脏起搏器,部里从善款中取出1万多元送了过去,但她坚持不收。 在外人看来,颜志定对家人坚持原则甚至不近人情。可是临终前,他含泪向大儿子颜家兴道歉的举动让家人明白,他把对家人的爱深藏内心,“严”字后面是他更浓的爱。在父亲过世后,身患重病已经不能行走的颜家兴,还坚持在父亲“五七”时和家人照了全家福,为的是让父亲走得圆满,而此时距离他自己离世仅仅不到三个月时间。 颜志定过世后,已经花甲的二儿子颜家忠承担起了照顾年迈母亲的重任。他每天风雨无阻地乘公交车到母亲家里,买菜买药、打扫卫生。就像王美娣说的那样:“上午不来,就下午来;下午不来,晚上肯定来。”退休前是公共运输管理处纪委副书记的颜家忠说,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父亲告诉他的话让他一辈子都活得心安。 84岁时的颜志定曾经说过,自己有三个知足,其中之一就是有个和睦温馨、四代同堂的家。而在这个让他知足的家庭里,他的两个儿子和3个孙女、3个孙女婿都是共产党员。 大孙女颜建芬小学五年级毕业后就开始打工养家了。从工厂装配工、小组长、车间主管直到工厂厂长,再到现在自己经营着一家塑料制品厂,她说爷爷虽然没有给予任何利益上的照顾,却时刻记挂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在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细节上都和她谈心交心、指点迷津。“诚挚待人、认真工作、节俭生活是我从爷爷身上学到的宝贵财富。” 说着家、说着自己,颜建芬总是绕不开自己的爷爷:“奶奶说,在我身上看到了爷爷的影子。我觉得,爷爷就是我的领路人!” |
|||||||||
时间:2016/4/15 12:49:42 来源:宣传信息电教处 点击:32474 |
|||||||||
|
|||||||||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