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时讯 | 公告 | 任免 | 专题 |
首页 > > 评论文章 >> |
发展实践的结晶与升华———二论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
人民日报评论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科学发展观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晶和升华,它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鲜明实践性,对于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汲取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包括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我国长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结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片面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情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问题得以克服,但后来又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并在总体上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有一些值得认真总结的教训。比如,在创造和积累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多和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克服平均主义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教训弥足珍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全面总结了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实践的艰辛探索,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和智慧。
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实践的重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矛盾和困难,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能源、资源、环境制约因素日益突出,农业基础的薄弱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等等。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中央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而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
实践在前进,指导发展的思想也在前进。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用科学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应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3日 第一版) |
|||||||||
时间:2005/11/23 |
|||||||||
|
|||||||||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