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活动简报 >>
简报第28期

目   录

●余姚市探索运用“解难八法”分类破解难题

●慈溪市四条措施推行“破解难题承诺制”

●镇海区区级领导干部分层次选题定题

 

余姚市探索运用“解难八法”分类破解难题

余姚市着重从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切实破解影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入手,通过发动群众“点题”、领导“报题”、回访“选题”,共征集到1591个问题及意见建议。面对群众布置的“作业”,余姚市及时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订整体工作方案,积极推行“解难八法”,切实增强“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的实效性。

一是思想疏导法。通过组织领导干部下访、夜访等方式,以参加党员教育活动点、党员服务中心、听证会等多种途径向群众做好政策解释、法律宣讲和思想疏导工作。对立即可以解决的难题,当场答复解决时间;对只能部分解决的或不合政策但有一定道理的问题,作好政策解释工作;对不符合法律、政策的问题,也向群众作出说明。对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疏通渠道予以解决。
二是包难包案法。对重要信访案件,实行市级主要领导包案制度,做到“1个问题、1名领导、1套班子、1个方案、一抓到底”。该市规定市级党政领导和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均要认领和申报“一短一长一案”,即1个近期能解决的难题,1个较长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难题和1个信访突出问题,把化解难题的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相关责任单位,做到包责任、包调处、包督办、包落实。目前,该市各级领导干部已认领和申报各类难题116个,其中近期能够解决的难题58个,逐步解决的难题58个。
三是现场办公法。市领导通过下访,定期到联系乡镇、村、社区、企业,到基层一线现场办公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改变以往“闭门开会”的做法,把乡镇(街道)党政联席会开到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并邀请群众代表参加,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能当场解决的经集体讨论后立即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经研究分析后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
四是长效帮扶法。通过调查排摸,建立全市困难群众信息库,完整记录困难群众经济状况、致贫原因、结对干部、帮扶措施和项目等内容,并对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实行“一户一策一干部”,每位领导干部都联系1名以上生活困难的群众,并动员和引导广大机关干部积极参与联系结对。在联系结对中,针对困难群众的实际难题,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通过建1本知民档案,发1张亲民联系卡,解1道工作难题,找1条致富门路,做1件好事实事的方式,努力做到“出现1户,帮扶1户,解决1户”,确保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帮扶。
五是集中攻坚法。针对一些牵涉面广、历史遗留时间长的难题,由市领导协调相关责任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攻坚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突破难题;如一时不彻底解决的,则明确推进阶段性工作的时间,制定完成的具体时间进度表。
六是承诺回访法。通过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参加的会议,及时将解决难题的整改方案向群众和代表公布,征得群众和代表的支持,并在整改方案、时间、范围、质量等方面作出具体承诺,在公开栏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增强专项行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完成破解难题任务后,通过电话、信件、上门走访等方式回访了解调查群众的满意度,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互动机制。
七是督查听证法。组织部分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组建专项督查组等形式参与专项行动,加强对市人代会、政协会提出的议案、提案办理情况和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专项行动的督查。同时,召开由村民代表、人大代表、党代表、企业主、种植大户、个体工商户等不同对象参加的听证会,与会对象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或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等内容进行质询,与会领导予以当面答复,不能当面答复的由专人负责,限期给予答复。在此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明查暗访、召开座谈会、接受专项投诉、开通热线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全面掌握解决难题的情况,根据情况形成书面问责材料,限期整改。
八是考察激励法。对领导干部在专项行动中进行跟踪考察,采取日常访谈结合与班子成员个别谈话、实地调查、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市委、市政府督查等多种形式,具体考察了解在组织实施破解难题工作中的政治态度、工作作风、解难表现、勤政廉洁等情况及取得的工作实绩等方面内容,并把跟踪考察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以及奖惩的重要依据,有效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慈溪市四条措施推行“破解难题承诺制”

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中,慈溪市落实“群众提、公开亮、督促履、全面评”等措施全面推行“破解难题承诺制”,把拟解决难题的方案和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主要做法如下:

一、征求群众意见,制定承诺方案。市镇两级领导带着蹲点调研期间梳理分析的问题再下基层,组织召开各个层次的民主恳谈会,进一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公开征求破解难题的“金点子”,结合各自职能制订破解方案,到目前为止,249个市镇两级党政领导已确定313个破解方案,内容涉及缓解农民建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治环境污染、关爱外来民工等民生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承诺内容,制订承诺目标,形成公开承诺书,力求把承诺事项选准、选好。
二、采取多种方式,公开承诺内容。主要做到三点:一是公开形式“广”,市级领导的破解方案刊登在在《慈溪日报》“公开承诺”专版上,市党政信息网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媒体也同步公开,镇级领导的破解方案在镇有线电视网、镇村宣传窗等地方公开。同时,市镇两级党政组织还举行“十大承诺项目百日建设行动”启动仪式和承诺大会,扩大干部群众对破解难题的知晓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公开内容“实”,将破解方案中的牵头领导、工作任务、完成期限、责任单位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并公布监督投诉电话。三是公开过程“全”,在市党政信息网、干部教育网上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每位领导破解难题的进程、成效和结果等情况,增强目标承诺的透明度。
三、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落到实处。主要通过四种方式:一是组建10个督查组,对领导干部承诺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协调,建立定期工作例会制度和定期工作分析制度,汇总情况,研究问题。二是邀请20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破解难题”义务监督员,对领导干部破解难题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质询。三是由市人大、市政协组织人员开展专题视察活动,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四是发挥副市(县)级以上老领导的作用,通过召开情况通报会、意见征询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会同市“96178”投诉中心和市级新闻媒体,共同设立群众监督意见专项受理,倾听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对领导干部破解难题承诺事项的意见和建议。
四、开展承诺评估,确保群众满意。对承诺事项完成情况的评价,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全面检查。各督查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全面了解领导干部履行承诺的情况。二是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定测评工作方案,对承诺期满、完成破解任务的领导干部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有关测评情况向每一位领导干部做好反馈,对取得实效,得到群众认可的,从台帐上进行“销号”,对群众满意度在90%以下、群众意见仍然较多的问题,适当延长承诺期,并要求制定整改方案。三是开展考核评定。市委将把这次领导干部“破解难题承诺机制”的执行情况与《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考核结合起来、与实绩考核评优结合起来、与干部推荐使用结合起来,真正使“破解难题”工作取信于民。

 

镇海区区级领导干部分层次选题定题

自“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镇海区通过五种途径广泛查找各类矛盾和问题,经过汇总分析,全区共梳理出193个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难题,分解落实到区、镇领导干部和区级机关领导班子。其中,29名区级领导干部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分层次选定了45个难题破解任务。

一、党政主要领导破解全局性难题。区委书记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蹲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自行报题确定了“村级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两个难题。在总结棉丰村社区化管理体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已经扩大到全区21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力求进一步取得经验,形成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在生产、供销、信贷等当面的实际困难,近期,他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深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和现场办公,积极寻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区委副书记、区长着眼于政府工作全局,把涉及单位多、协调性强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涉及民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确定为难题项目,召集有关单位就输电线路改造以及所涉及的拆迁问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用地等制约进行了协调解决,落实责任单位,加快推进力度。
二、常委领导纵向破解难题。区委常委按照各自工作分工,通过机关部门配合找和自己找,着重在分管线条上纵向查找、破解难题。把眼光瞄准“农村养老保险覆盖”、“困难党员关爱、农村新党员发展”、“重点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暂住人口管理”“行政职能归并”等专项性难题,着力在破解的深度上下工夫。
三、政府领导破解民生难题。以人居环境、就业保障、交通状况、医疗卫生为重点,区政府领导在各自的分管领域内集中开展缓解出行难、缓解住房难、缓解就医难、公共安全服务保障、扶贫帮困、缓解就业难、优化环境、农民工维权等关系民生的行动。通过开展“巡回服务”、“百日攻坚”等活动,成立三个“专项推进工作组”、五个“专项督查小组”,着力破解“老城区交通疏导”、“餐饮业环境污染治理”、“流动人口就学就医难”、“农村废旧物资市场整治”等难题。
四、人大政协领导协同破解难题。围绕征地拆迁推进、项目建设用地落实、居民低洼地改造、企业上规模发展等难题,人大、政协领导各自确定一个难题任务,结合各自联系的重点工程项目,发挥监督、协调、联络等作用,协同破解难题。

 

 

报:中组部办公厅,省委组织部办公室、省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

发:各县(市)区委,各县(市)区委组织部
送:市纪委,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部领导及各处室

时间:2007/6/20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