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时讯 | 公告 | 任免 | 专题 |
首页 > > 活动简报 >> |
简报第43期 | |||||||||
[案例选编](九) 变“退”为“进” 发挥调研员队伍积极作用 【难题简况】在去年县乡两级集中换届过程中,象山县有57名县管领导干部改任正副局级调研员,加上原有调研员,全县调研员总数达122人,占全县在职县管领导干部总数的16.6%。综合来看,调研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他们心态平稳,角色转换较快,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少部分调研员工作表现不如以前,特别是少数县直属部门的调研员把自己视同于在岗退养,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工作热情降低,有个别调研员上下班不很正常。在调研员管理方面,还存在着部门与乡镇之间的不平衡状况,乡镇调研员都安排了具体工作,但少数县直属单位对调研员管理不到位,特别是“一把手”对调研员的管理和监督“偏之于软”,个别领导甚至不敢管、不愿管,存在着放任现象。调研员似乎成了一个特殊的干部群体,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破解过程】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以来,象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雅莲提出,“退居二线”的调研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这一干部群体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到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成效。在调研过程中,林雅莲形成了调研员是人才的新的工作理念,要求整合各方面力量,共同管理,使调研员参与中心工作,发挥调研员应有的作用。 随后,县委组织部对122名调研员个体情况作了详细调查,并先后邀请了部分领导干部及调研员分别召开座谈会,专题讨论调研员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调研员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使调研员的任用、职责、管理、考核有据可依。《意见》体现了严格管理与真心关爱并举的原则,经广泛征求意见后,递交县委常委会,得到县委常委的一致支持。 《意见》出台了,关键还是要有可操作的具体办法,真正使调研员变“退”为“进”,找准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回想去年10月,县委县政府组织了28名调研员参加企业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指导工作,受到了企业和项目部的欢迎。在这一做法的启发下,林雅莲主持制订了《县级部门调研员参与县委县政府工作组方案》。根据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调研员的个体情况,采用双向选择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设立县委县政府决策咨询组、企业发展顾问、企业党建顾问、新农村建设顾问等8个工作组,积极为调研员提供“二次创业”的平台。 目前,通过双向互动,与有关企业达成意向的调研员21人;确定参加各工作组的调研员25人,其中,县委县政府决策咨询组成员6人,新农村建设顾问4人,社区工作顾问2人,信访维稳工作督导员4人,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督导组4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顾问5人;因工作需要,继续留在原单位负责具体工作的调研员18人;因临近退休、身体健康状况或外借帮助工作,不再安排实质性工作的调研员14人。至此,县级部门78名调研员各得其所,在和谐舒心的工作氛围中继续发挥作用。 【工作启示】破解难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对于退居“二线”的调研员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找不到好的载体。这次破解难题,针对调研员队伍实际,以发挥调研员作用为突破口,在具体工作中,摆正了调研员的位置,调整了调研员的心态,规范了调研员的管理,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点评】本案例提供的难题破解方法,表面看来是出台了调研员管理意见,采取了调研员发挥作用的新方法,但其实质是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调研员是人才”这一提法,既体现了领导干部对人才的尊重,也符合调研员队伍的实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多管齐下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 【难题概况】去年以来,江北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流动党员身份登记、教育管理、关爱服务、发挥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并依托59家党员服务中心(站)网络体系开展服务,赢得了415名流动党员的响应与欢迎。但在工作中,不少单位反映由于绝大部分流动党员在非公企业就业,还有不少流动党员不愿或有顾虑亮身份,教育管理上也存在组织活动难、管理方法单一、作用发挥少等问题,工作推动上还主要依赖于组织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来实现流动党员管理的“常态”。 【破解过程】“区委出台了这么系统的流动党员管理规定,还推出了流动党员求助接待处置网络和一些关爱服务举措,为什么还有流动党员不愿主动亮身份呢?流动党员是一个有一定素质的群体,我们开展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发挥流动党员作用,有助于为企业营造和谐环境,促进经营发展,企业应该欢迎支持的,为什么工作中还碰到困难?有什么办法将流动党员管理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呢?”带着这些疑问,江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锦琪决定把这一问题列为自己在专项行动中要破解的难题之一。 接连两个月,林锦琪分别走访调研各街道(镇)、工业区、村(社区),对金田铜业、甬江集团、甬微集团等一批规模大、流动党员多的非公企业进行登门走访,随后连续召开了流动党员代表座谈会、推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座谈会和流动党员求助接待处置网络成员单位工作会议,认真听取各方对流动党员管理现状和困难的看法和建议意见,查找问题的“症结”,最终发现:一方面,组织部门下了大力气抓流动党员管理,却由于自身力量有限,难以全面顾及特别是非公企业中的流动党员。同时,区劳动、计生、工商等职能部门以及各街道(镇)相关经济部门反映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企业联系,经常为企业带去技改贴息、政策扶持、人才支持、劳动培训等服务,如果附带指导督促企业进行流动党员管理,开展非公党建工作,企业易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打消“包袱心理”;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组织部门接触不多,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甚了解,心中有疑虑;而企业态度的不明朗也使得不少流动党员心中有顾虑,不敢亮身份。因此,流动党员工作推进难的症结就在于组织部门与行政职能部门的力量没有凝聚到一起,各级党组织与非公企业的思想意识没有统一在一块。 要破解难题,关键是要抓住难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林锦琪在把握问题根源后,迅速制订了工作方案,提出了四项举措:在力量上,充分借助各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和非公企业推动实施。明确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到经济口子、人事、工商、劳动等职能部门工作中去,将开展非公党建、流动党员管理与提供政策扶持和企业服务一起进行,动员一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树立同等条件下党员优先提拔录用的用人观念。在管理上,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实施动态管理。要求各成员单位每月一报流动党员排查及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将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录入更新到党内信息系统的流动党员信息库;利用覆盖城乡一体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流动党员收看远教专题学习。在服务上,充分温馨关爱流动党员。明确各级党组织要无条件地接收外来流动党员,并及时编组或挂靠;明确外来流动党员与本地党员一样享有我区党员关爱系列工作规定的权利;明确针对流动党员需求举办政策法规、业务技能等专题培训和岗位推介活动;明确各级党组织要积极解决流动党员在就业、租房、办证、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明确流动党员开展活动经费给予全额保障。在作用上,充分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开展“流动党员先锋岗”创建、组建党员突击队、提合理化建议、动员流动党员加入企业工会调解劳动纠纷、协调整体利益等服务企业活动;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回归工程”,创造条件和政策扶持,鼓励流动党员回村就职、回乡创业;开展流动党员参与村居共建活动,组建流动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外来流动党员“服务第二故乡”活动。 上述举措已全面部署落实,并初显成效,表现在流动党员纷纷主动亮明身份,外来流动党员数已达537名,增长109%;非公企业参与流动党员管理、组建党组织积极性大大提升,两个月来共有11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由联建提升为单建,并发起了“亮身份、比贡献”党员竞赛活动;企业参与党建工作热情高涨,如慈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宁波市江北永发物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主动捐资区党员困难互助金70万,救助困难流动党员。 【工作启示】启示一:难题不可怕,领导干部要敢于面对难题,走近难题,找出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难题;启示二:要树立需求-供给理念,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流动党员需求,把握企业需求,找准结合点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启示三:要善于整合资源,树立全局观念,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与积极性,才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成效。 【点评】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系统性难题。它的有效解决需要领导干部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有耐心、有恒心,自始自终地严抓下去;需要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协调联动和紧密配合,需要领导干部以开放的视野,系统的观念去推动落实。
报:中组部办公厅,省委组织部办公室、省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 发:各县(市)区委,各县(市)区委组织部 送:市纪委,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部领导及各处室 |
|||||||||
时间:2007/8/27 |
|||||||||
|
|||||||||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