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创一流业绩,迎接十七大”征文 >>
围绕新农村建设新阵地

“阿拉总算有了自己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了,这是我们多年的梦想啊,现在终于实现了,不再是地下工作者了。”奉化市莼湖镇茅屿村党支部书记鲍吉郎感慨万千。严格按照村级活动阵地设计方案建设,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的茅屿村两委会办公用房,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村民会议室、图书阅览室、宣传栏、办公桌椅、电话、远程教育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奉化市开展村级组织场所规范化建设,构筑党员群众“和谐之家”,不断夯实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基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真想有个家”
茅屿村是一个有425户,人口1138人,耕地面积728亩,山林面积2200亩,党员38名,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的经济薄弱村。二年前,村两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70年代初期建的危房里,阴暗潮湿,根本没有党组织活动阵地,有时支部活动场所只好借用在其他地方,活动组织就像打游击。“那时我们好想有一个家。”村支书鲍吉郎回想起过去这样说道,“只想找一个为村民办事、为党员安家的地方。”
2005年宁波市“联镇带村”试点工作在莼湖镇铺开,奉化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启动,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如荼如火开展起来,茅屿村两委会深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为此多次深入群众,走访各单位,召开专题会,抢抓机遇,于05年开始规划村组织活动阵地建设。
抢抓机遇建阵地
茅屿村按照“四有”(有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和“十配套”(标牌、桌椅、电话、电脑、书刊文件柜、电教设施、规章制度公开栏、宣传窗和卫生设施)标准,在交通方便、村民集聚的公路旁边,规划了占地面积2000平方,面积达700平方的综合办公用房。前期规划中,充分考虑将卫生、计生、综治等职能部门的综合阵地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留下一定的发展建设空间;资金筹措上,不向群众摊派一分钱,按照市级拔一点、镇村两级筹一点的办法筹得办公建设资金40余万元;在村办公场所建设过程中,村两委会成员坚持节俭实用的原则,克服诸多困难,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确保阵地建设速度,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赏。
服务群众促发展
来到茅屿村办公场所,巧遇村里正组织每周一次的农村党员进行远程教育集中收看,能够容纳50多人的村会议室内坐得满满当当,远程教育正在播出蔬菜种植技术讲座的画面,村民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记着笔记。村主任王飞达说:“村办公场所造好了,不仅仅基层组织安了新家,老百姓也从中受益,议事、培训都有了一个好场所。”邻座的蔬菜大户王长根不无兴奋地说:“可不是,课堂条件比一般学校还好,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急需的知识,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发挥上,茅屿村坚持“建、管、用”并重,注重发挥村级组织阵地教育党员、培育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一是积极开展组织活动。通过抓建村级阵地,村干部有了理事的固定场所,党员群众有了办事的地方,改变了以往有的村党员学习无场所、开会“打游击”、活动难组织的状况,保证了村级组织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树立了基层组织的良好形象,支部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开会、学习培训,收看党员电教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使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切实搞好农民培训。充分利用村级办公场所,定期组织开展蔬菜大棚、内外塘养殖、畜牧业养殖等农业科技培训,提高了干部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增强了群众的致富本领,使村级阵地成为农民群众的“科普之窗”、“信息之窗”、“致富之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种植大户鲍贵飞、王仁华等人激动地说:“通过科技培训和组织外出考察后,我们选择了种植大棚蔬菜,如今,年纯收入是以前的二倍,我们致富了。”在种植大户的带领下,该村出现了一大批养鸭大户、海洋内外塘养殖大户等致富能手。三是不断活跃文化生活。新建的村级阵地新颖美观,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成为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广大群众在农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两年来,全村群众参与赌博的少了,娱乐健身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滋事纠纷少了,文明礼让的多了。美德在茅屿、文明在茅屿、和谐在茅屿正逐步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村级办公场所成为农村聚集人气、弘扬新风的“高地”。

(供稿单位:奉化市委组织部)

时间:2007/11/7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