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相关报道 >>
赣州特色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客家围屋新生活(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江西赣州市850万人口中95%以上为客家人,所辖龙南县境内有370余座客家围屋,被誉为“客家围屋之乡”。

龙南县里仁镇的栗园围,有64条小巷,是座结构独特的“八卦围”。

走进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栗园围,感受客家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倾听着村民们争相道来的新鲜事。

“我在这个围子里住了一辈子。原来到处坑坑洼洼,人畜杂处,生活环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还是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好啊!”当过30多年生产队长、现年87岁的李邦彬说。

“我十多岁时打过腰鼓,后来没有环境不打了。现在我们又自发组织起了腰鼓队,还在县里演出过呢!”63岁的吴仁娣身着彩衣,边说边系着腰鼓。围子里正在搞村民文化节,腰鼓队的鼓声一响,整个围子的人都出来了,大家跟着鼓点扭呀跳呀,个个喜气洋洋(上图)。

“我刚刚接到电话,明天又有两车人到我们这里旅游。”栗园旅游开发合作社负责人李建华正和乡亲们商量接待客人的事(中图)。李建华一家祖祖辈辈24代人都住在栗园围。“我家还办了一个客家饭馆,收入不比原来在外打工差。”

一度破败脏乱的旧围屋,成了环境优美的新景点(下图),这归功于当地干部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围屋为载体,对“客家文化”进行建设性开掘。去年4月成立的栗园旅游开发合作社是全县第一个农村旅游产业新经济组织,目前已有300多人参股,并明确企业、社区集体、政府和村民分别按照10%、20%、30%和40%的比例参与收益分红,以确保社区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激发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在大家组织起来,有了门票收入,农闲也不闲了。”栗园围能人协会会长李邦镜说,“过去尽管大家都住在围屋,但老死不相往来,现在通过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大家坐到了一起,围屋气氛和谐多了。”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论述,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迪。”龙南县委书记曾凡说,“我们将充分发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依托市场,对客家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进一步通过发展特色文化助推新农村建设。”

龙南县已把2008年确定为“客家文化年”。栗园围迷宫般的64条小巷将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体开发,关西新围、隘背围、佛仔围等其他客家围屋也将按照“一座围屋一种文化特色”的思路整修开发。

 

(据 《人民日报》 2008-01-06 第01版 )

时间:2008/1/6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