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相关报道 >>
倾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青山绿水爽贵阳(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环城森林拂来缕缕清香,南明河畔吹过阵阵轻风,绿色贵阳,让人心旷神怡。

贵阳开始尝到生态优势甜头,尤其是旅游业。2007年,贵阳接待国内外游客2337万人次,是贵阳人口的7倍,总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41.9%,创历史新高。三产增加值增长16.7%,增幅首次超过一、二产业。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生态优势是贵阳最大的比较优势,多少亿GDP都换不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贵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

2007年,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贵阳又迎来中国气象学会授予的一项称号:中国避暑之都。

得此荣誉,贵阳当之无愧:贵阳夏季平均气温在24℃左右,年均相对湿度在78%左右,不湿不燥,气候凉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达343天。

“贵阳搞旅游,就是卖生态、卖凉爽。”贵阳市旅游局局长胡晓刚说,“去年盛夏,贵阳76家饭店,天天爆满。”

良好的生态,得益于贵州省和贵阳市的艰苦努力。贵阳成立省市共同参与的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从源头上禁止高污染项目落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贵阳公开招标,吸引了70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建成第一和第二环城林带,总面积145万余亩,成为贵阳的“绿肺”;投入22亿元整治南明河,迁出、关停、整改污染企业400余家。同时,深入开展“整脏治乱”,净化美化城乡环境。

山绿了,水秀了,打青山绿水“歪主意”的也多了。环城森林里竖起了钢筋水泥楼盘,山体千疮百孔;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畔,企业与度假村直排污水。

“究竟是钱大,还是百姓大?”去年9月一次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军严厉质问,指出破坏环境就是犯罪,要依法问责问罪,青山绿水应由贵阳人民共享,绝不能成为个别人的“后花园”。

两个月后,贵阳市设立环保法庭和审判庭。“环保法庭解决了跨区域污染和环保案件处罚不力等难题,保护青山绿水纳入法制化轨道。”庭长蔡明说,“目前,已开庭审判4起案件,震慑了破坏环境的违法者。”

贵阳多策并举打响青山绿水保卫战。护山,贵阳开展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占用林地行为542起;治水,将分散在省、市、县十几个行政部门的执法权、审批权和行政费用征收权,通过授权和委托,集中给新成立的“两湖一库”管理局,扫清体制障碍。

1月3日,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正式公布。按照规划,贵阳将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城市道路、建筑、景观、住宅小区等每个角落,建设“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记者感言]

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贵阳从自身优势出发,选择了一条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保住青山绿水,也就是保住未来的竞争优势,贵阳的探索和实践给人启迪。

 

(据 《人民日报》 2008-01-21 第01版 )

时间:2008/1/21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