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时讯 | 公告 | 任免 | 专题 |
首页 > > 相关报道 >> |
喜看辽宁新民生(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 |||||||||
注重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福祉,构建和谐社会,这是辽宁省委、省政府近几年下大力气抓的一项重要工作。 民生在辽宁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辽宁为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自身也遗留下大量历史欠账。
“2003年以来,中央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不但找到了辽宁全面振兴的钥匙,同时还开启了辽宁解决民生问题的大门,开启了4200万辽宁人民的幸福之门。”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说。 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新辽宁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解读第一信号 破解第一难题 民生,在辽宁,有多难? 沈阳铁西区——这个国有企业集中的老工业区,被称为“东方鲁尔”,2000年前后,90%以上的企业停产、半停产,13万产业工人下岗失业。 面对困境,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困难群众集中的棚户区、贫困农村调研,听取群众的呼声,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将中央关于民生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辽宁省情紧密结合,创新思路,走出了极富辽宁特色的民生发展之路。 省长陈政高说,辽宁振兴的标志之一,就是看老百姓有没有得到实惠,得了多少实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手抓经济振兴,一手抓改善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辽宁民生第一难即下岗失业问题。辽宁国有企业多,下岗职工曾占全国的1/10。2001年,国家在辽宁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试点,实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社会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全省有178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走向市场。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到去年底,这些职工全都再就业或得到安置。 辽宁在全国率先提出对“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向全省14.3 万户“零就业家庭”人员承诺:20天内找到岗位。经过组织开发和挖掘就业岗位、劳务输出、就业技能培训等扎实有效的工作,辽宁已实现了18万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有条件地区双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 “零就业家庭”极易代际转移。为打破失业导致贫困、因贫无法接受教育、子女继续失业的恶性循环,辽宁在全国首先开展大规模的“零就业家庭”子女两年学历和技能培训,学杂费全部由政府埋单,累计培训学员4600人,数千“零就业家庭”走出困境,看到希望。 到去年底,辽宁累计实现城镇劳动力就业57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由 2002年6.5%降至4.4%,稳定就业率提高到70%。 让更多老百姓得到实惠 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安居才能乐业。在辽宁,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城市中存在大量连片棚户区,几乎全部是低矮破旧的危房,居民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棚户区改造好。”辽宁省委主要领导斩钉截铁。2005年初,辽宁克服重重困难,举全省之力,开始全面改造棚户区。 棚户区最集中的抚顺市3年拆除棚户房270多万平方米,新建安居房近400万平方米,20多万“老棚户”圆了几十年的安居梦。 家住抚顺市望花区通北社区64岁的张瑞福,谈起自家的变化眉开眼笑:“原来棚户房面积只有28平方米,一到雨天,水就往屋里灌。现在住在5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心里真舒坦!” 历时3年,辽宁基本完成1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1512 万平方米低矮破旧的棚户区被2400万平方米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取代,143万人喜迁新居。 2008新春,各地民生喜讯频传: 辽西北农民不再饱受缺水之苦。2007年10月11日,辽西北农村第一批饮水解困工程竣工仪式在北票市台吉镇坤头村举行。辽西北严重缺水地区、水质不达标地区,近70万名饮水困难群众喝上了自来水。 农家子弟不再愁上学。去年起,辽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60万学生学杂费,还投入资金20.6亿元,在农村建起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500多所。 “能报销医药费了!”已经20多年没有报销过医药费的辽宁困难企业职工奔走相告。到2007年底全省已筹措12亿多元,为80万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 广大农村学生听到一条好消息,今年辽宁全面推行校车,6000多台新车上线运行接送学生。 既要管一阵子 更要管一辈子 “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定要将民生工程做实做细做长久,既要管一阵子,更要管一辈子。 “只要你细心观察,会发现辽宁实施民生工程有许多细微之处。” 劳动部门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就是这样一项让百姓称道的好政策。 40多岁的李宝库和母亲杨魁英居住在沈阳市和平区市府路社区。李宝库下身瘫痪,常年卧床,母子俩依靠李宝库微薄的退休金和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艰难度日。2006年,退休金增加了,李宝库却发愁了:家庭人均收入超出沈阳市低保标准42元,不能再享受低保政策了,多了退休金,生活水准却下降了。 2007年开始,沈阳市和平区建立了“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对于月人均收入在261元至320元之间的城市低保边缘户提供救助,李宝库家被纳入低保边缘户救助范围。母亲生病住院花了4000多元医药费,政府拿出2000元临时救济。 辽宁及时推广沈阳经验,在全省建立了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全省14万户低保边缘户都可享受就业、医疗、子女上学和冬季取暖等救助。 小小的误差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 100%的贫困。为使就业统计没有一点水分,辽宁在全国率先实行“就业统计实名制”,将被安置就业人员的姓名、年龄、家庭地址、电话、就业单位、工种等全部登记造册,并上网公布,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随机核查。 辽宁的民生工作何以做得如此实在细致?一些干部告诉记者,民生工作是干部党性人性的试金石:往大处说,讲觉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民生工作是不容推卸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往细处说,是人性,讲感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为什么我们为民生千方百计不辞辛劳,因为人民群众是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在一位基层民政干部的笔记本里,记者读懂了辽宁省各级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据《人民日报》) |
|||||||||
时间:2008/3/4 |
|||||||||
|
|||||||||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