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相关报道 >>
海南再出发(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写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二十周年之际

用一个字刻画海南,恐怕,非“特”莫属。

海南的确“特”。

孤悬南中国海,中国第二大岛屿,踞守东南亚交通要道,有着全国最好的沙滩和阳光——这是地理位置的特。

1988年4月13日,成为共和国年纪最轻、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唯一省级建制的经济特区——这是经济版图的特。

然而,海南还有更“特”之处——

20年前,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号角吹响,十万人才南下闯海,燃烧海南梦与中国梦;曾几何时,“谁还记得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媒体的追问,道尽海南的失落与寂寥;近些年来,“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响亮发出,人们由此听闻845万海南人的强烈心声、20岁海南的“成长宣言”。

从邓小平同志那句“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到胡锦涛同志 “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的殷殷嘱托;从建省之前的“闭关锁岛”,到拥有“全中国最开放的天空”,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这个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一路坎坷曲折的“排头兵”、“试验田”,深具标本意义。

发展“渐入佳境”

地理位置属于东部沿海,收入水平位列中部地带,经济基础处于西部板块。海南人这样自我介绍。

当人们惊看,北方的内蒙古,GDP增速已连续6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南端的海南岛,还在以一个14.5%的增速,刚刚创下本省1994年以来的发展新高。其经济总量,在31个省区市中,处于后尾。

尽管如此,真正了解海南的人,依然愿意用“渐入佳境”,来评价正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海南。

“速度不快,但基础扎实,健康稳定”。这是今年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自我评判。“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如鼎立之三足,让宝岛财富的增长,不再是潮起潮落间的浮萍,而有了深扎的土壤。

“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的‘两难’,海南人开始破解。”当海南决定“生态立省”时,许多人投去怀疑一瞥:一个急切跨越发展的穷省,守得住一岛生态?9年过去,人们有些服了:“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产业战略,发展工业时强调的“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拉长了工业“短腿”,也减小了污染可能。海南的生态,继续保持着全国一流。

海口林市村,正在文化室里找到晚年幸福的64岁老人黄宏永,说起“这几年的实惠”,难掩欣慰之情;常去国外“推销”城市品牌的三亚副市长李柏青,自豪“海南人自信的表情”;备受其他省区同行羡慕的省教育厅副厅长石秀慧,感慨“省委、省政府优先抓‘教育’,是真正抓住了海南发展的基石”。

去年,海南迎来三大喜讯:被认为是“海南改革开放又一里程碑”的洋浦保税港区,获准建设;新的航天发射场,落户文昌;总投资192亿元的东环铁路,破土动工。海南发展论坛上,网友们激情难抑:这是“海陆空三维布局拓展”,是“海南发展的三大新动力源”,海南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活力、后劲、持续、健康……这些字眼频频出现,让所有关注这片热土的人,感受到“潜龙在渊”的力量。

不过,在不少观察者看来,海南的“渐入佳境”,所指的更是一条思路、一个模式、一次转身。

海南曾有过最快的发展速度。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最初几年,优惠政策密集落地,各类投资蜂拥而至,基础建设大干快上。1992年的海南,经济增长高达41.2%,创造了“深圳速度”之后的“海南奇迹”。仅仅3年之后,却以一个不忍回首的4.3%增幅,坠落谷底。被视为海南改革开放“标尺”的洋浦开发区,牛羊满地;一夜春风拔地起的高楼别墅,烂尾成群;数百亿元的不良资产,遍撒琼岛……

“生不逢时”,“坐失良机”,曾是人们对海南经济特区的惋惜之辞。不过,今日回首,又有不少人谓之:塞翁失马。

经济特区在完成井喷式发展阶段后,都程度不同地遭遇发展瓶颈。深圳领跑了20多年,遭遇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的“难以为继”;起步更晚、起点更高的浦东,完成了世纪之交的开发开放后,亦痛感综合配套改革的紧迫性。经历自有轨迹,困境也许不同,突围的路径允许多样,但归根结底,都会殊途同归到“科学发展”之路。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说得好:“没有永远享受优惠政策的特区,只有不断调整抢抓机遇的特区。”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关键。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海南为逼近“好好发展起来”重新定位。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更为海南决策层“不比速度比健康、不比总量比特色”的大胆转身,开拓出一片广阔的空间。

“海南对全国的最大贡献,是保护好这里独一无二的优良环境。大特区的探索试验所能引领和示范全国的,应是绿色发展的道路和模式。”这样的共识,成为此后各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起点,不断被丰富、完善。生态和教育,也前所未有地成为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颇富戏剧性的变化,仍与“速度”相关。当海南明确舍弃了不当“经济大省”的目标后,海南的经济,却呈现比以往更快的增速:1988年至2002年间,海南用了近15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增加值的第一个100亿元;而从2003年到2006年,仅用4年,就完成了工业增加值的第二个100亿元。200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建省前1987年的36倍。

“经历多年风雨,海南人更掂出科学发展的可贵,更懂得珍惜机遇、实干创业的重要。”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看来,这,是海南“好好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

如果说,小平同志的经济特区创举,使海南从边陲海岛一跃而成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那么,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提出,正是海南经济特区发展的第二个重大机遇。在第一轮机遇中留下过遗憾的海南,却最有可能在第二个机遇中更早更多尝到甜头。

这也就不难理解,去年5月,在省第五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卫留成会满怀豪情地宣布:“我们已经具备了在健康轨道上加快发展的思想和物质条件”。

赋予“特区”新意

海南省的第五次党代会,注定会成为海南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转折。

海南人对这次会上“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呼声的热烈回应,让省委、省政府领导既激情涌动,又深感任重道远。

缺乏特殊政策支撑,何来“特区”之谓?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在全国形成,特区过去的优惠政策逐渐普适,海南还能不能“特”?

“特区意识不能淡化,观念要超前,体制要创新,改革的力度要大,开放的程度要高。”省委、省政府领导反复强调,“特区的生命力取决于对特区使命的认识深度。”

能够证明这个结论的有力例证,发生在位于西部工业走廊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更具体地说,是去年刚刚获准成立的洋浦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经济特区”,洋浦之前,全国仅有三家。多少沿海发达地区企盼这个新世纪的“最大优惠”花落自家;多少实力雄厚的港区千方百计谋划成为“第四个”。去年9月24日,当洋浦脱颖而出、跻身其间时,各方人士激动地把它比作海南改革开放进程的“里程碑”、“制高点”、“特区中的特区”。

正是这次申报,海南人悟出道理:特区的空间依旧有,海南的机遇仍然在,但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要在公平竞争中去力争。

如果不是历经风雨却终有一批洋浦人坚守理想、坚定开放,如果不是洋浦开发区实现了从外资主导转为海南省政府主导的体制改革,如果不是“举全省之力”推进,单凭一个“区位优势”,洋浦又怎可能在众多有力竞争者中胜出?

开发区管理局局长丁尚清由此归纳:新时期的“特区”,是“干”出来的。

另一个富有说服力的事实,是日益受到全国关注的“海南现象”。

发展速度不算快的海南,这几年,却相继实现几个全国颇有影响的“率先”:率先提出生态省构想,率先建设文明生态村,率先全面推行农民零税负,率先在农村居民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先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继而又推出教育移民扶贫工程……

现任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当年评价:“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星星之火,正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海南在全国带了好头。”3年前率先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两免一补”,为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先行探路。去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周济代表全国1.5亿农村孩子,“三谢”海南。

农村人口占60%以上,少数民族占1/6,海南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的经济特区。一个不折不扣的财政穷省,却干成了许多富庶地区想做而不敢贸然去做的事,关键何在?

省长罗保铭回答:“新时期特区的新特征,应该体现在惠及民生,成为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示范区。”

20年前,对于海南人来说,“特”还是一个全新概念。20年后,海南人对“特”,注入了自己的思考。海南的“特”,应该站在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来认识,在把握时代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来理解,更要站在新的历史发展中加以突出。

博鳌从一个小渔村靠民间运作变成今日蜚声海内外的亚洲论坛所在地,三亚能冲破“美丽”禁忌成为“世界小姐”总决赛主办地,走向国际化旅游之路,海南能获第三、四、五航权的开放……无不体现出这一特点。

2008年的两会上,海南代表团的开放日,媒体的高规格聚焦,是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后从未有过的。在“经济特区”渐渐淡出视野之际,海南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一个新特区形象,广受关注。

当好“改革先锋”

期盼半世纪之久的琼州跨海通道,获实质性推进;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各种优惠政策,正在积极落实;面向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岛”概念,随着中科院课题组报告浮出水面……海南的2008年,开局不同寻常。

大开放势必要求大改革,大改革才能推动大发展。面对新的重大机遇,一轮体制创新的浪潮,正奔涌在琼州大地。

与其他经济特区不同,海南从建省办经济特区伊始,就拥有中央赋予的特区立法权。作为全国改革试验田的价值,由此被改革者们青睐。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号角刚刚吹响,一大批改革者、思想家和知识分子,怀揣一腔理想抱负,携带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沿思考,一路急奔南下。他们希望在这里种下一粒种子,培育它,观察它,长出参天大树,再从海南出发,移植全国。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想借海南这块宝地,摸出一头科学社会主义的大象来。”

那真是一块激情澎湃、风云际会的改革试验田!

叩击市场经济的大门,海南早于全国5年,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引进国外大财团成片开发,海南乃“吃螃蟹者”;实行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海南“啖得头汤”;“小政府大社会”的机构改革试验,一时领风气之先;建设“生态省”、推进“生态文明村”,率先践行了“生态文明”理念。

从医疗保险到国有资产管理,从粮食购销到省直管市县……改革,几乎触及行政体制、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工业、农业、金融、文化等每一个领域。今天全国各地不少正在推行的改革举措,都可以在海南找到先行先试的背影。

20年来,海南推出的重要改革举措,究竟是几十项,还是上百项,有多少成功了,又有多少半途而废,已难以统计。参与主持当年“小政府大社会”体制设计的廖逊,连自己所在的机构也无法保住,只留下一段“改革者把自己革出了机关大门”的故事。20年后重忆这一段,担任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的廖逊依旧慷慨激昂,直言“改革不悔”:“中国之大,社会主义事业之独特,必须有先行先试的改革。超前,就必然允许有失败,有挫折。”

2006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对海南明确要求:“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海南人把这简化为“两特”。他们说,第一个“特”,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实践,基本找到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适合海南特点的健康轨道,接下去,是在稳定中不断丰富和提升;但第二个“特”,要求更高。因为,体制机制要具有活力,意味着改革必须始终处于动态,思想解放永无止境。

海南能不能构建起适应今日发展新局面的体制机制?能不能充分发挥“大特区”的价值,支付比较小的改革成本而为全国作出更多贡献?这正是本届省委、省政府思考的重大课题。

“特区的使命在改革。特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体制创新。特区的核心竞争力,也首先体现在体制机制活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海南决策层要求自己:“当好改革先锋”。

在海南改革的历史上,有一件事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一脚油门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费改革。

人们乐此不疲地议论它,不仅因为它是海南迄今最为成功的一项重大改革,最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改革观念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始于1993年的燃油附加费改革,其初衷,是为治理公路“三乱”现象;其方法,是取消岛内公路上一切收费关卡,将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管理费四费合并为燃油附加费。这项事涉利益众多的改革推行后,14年来,不仅在岛内实行了人财物的自由流动,海南的公路建设也因此获得高速发展。

无数研究者试图找出“为何海南能改成功、其他地方就改不动”的原因,结论是:海南的这次改革,是政府对职能定位的清晰界定,是立法与改革的同步进行,是“釜底抽薪”式的改革,在时机和可行性上精密部署。学者钟一因此大声呼吁:在今天,应该释放“一脚油门踩到底”的改革能量,“一脚油门改到底”。

改革要“到底”,需要认清并敢于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这段时间,海南的领导者们,常常用发展边贸和用海滞后的例子,“敲打”各级官员:很多时候,不是中央没给政策,也不是没有改革开放的空间,而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

海南的舆论也陷入“集体反思”:落后的思想、保守的观念,为改革发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使本来可以做的事没法做,本来可以做成的事做不成,贻误了改革发展的许多机遇。

站在2008年门槛的海南,注定将开启另一个“改革风云时代”:洋浦保税港区启动、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设想推出、农垦改革获重大突破、省直管市县行政体制改革亟待深化,还有林权改革、文化体制、国企以及金融改革……

差不多同时,海南建省以来最大的干部培训工程,悄然拉开序幕。首批23名政府官员被送至国外,省委书记亲自送行,殷殷嘱托:海南的经济发展,需要能干成事的干部,具有战略思想和世界眼光的干部。

3月7日,一群不同时期在海南工作的闯海人,从天南海北聚首天涯在线网络平台,畅谈那个挥洒青春与激情的第二故乡,并相约,在4月13日这一天,“20年后再相会”。相会的主题意味深长——海南再出发。

几乎同时,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海南日报》上撰文:《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他写道: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在特区道路上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4月上旬,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海南,再次寄予厚望:“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

我们期待并祝福这场新世纪的“再出发”!  

  
《人民日报》 ( 2008-04-22 第01版 )

时间:2008/4/22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