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人才e家 >>
打造甬商升级版的“动力引擎”
———宁波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记事

 

编者按  

人才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企业家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站在“十三五”历史起点,宁波打造“一圈三中心”、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宁波企业家既是人才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经济腾飞的排头兵,他们肩上扛起的是引领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重担,承载的是地方发展再次勃兴的殷切期望。  

秉承“党管人才”的理念,近年来,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改、经信、科技、教育等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着力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通过构建企业家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宁波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强劲动力。  

2012年以来,宁波企业家培训工程硕果累累,先后培训企业家478名,同时还举办了24期专题培训班次,培训各类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500人次。调查数据显示,2013-2015年,抽样调查66家受训企业的销售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1%、20.2%和20.4%,利润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3.9%、13.2%和29.7%,三年中平均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2.4%,获得专利数年均增长35.2%。  

是什么铸就了甬商新传奇?甬商续写辉煌的“动力引擎”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应时而生量身定制  

这是新一轮思维模式的洗礼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个道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显得更为现实。要想勇立商海的潮头,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办方着眼企业家的实际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富有时代气息、特色鲜明的“培训菜单”,让他们的思维接受一次全新的“洗礼”。  

“我感觉自己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思路也一下子打开了,可以说是‘豁然开朗’。”来自微科光电的邱志伟,是我市“百名经营企业家培育工程”的学员。做了几十年的传统产业,坐上了国内细分领域的头把交椅,但邱志伟坦言,习惯了过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新的理念新的商业模式接触得太少。  

2011年5月20日,在市委组织部的牵线搭桥下,邱志伟重新回到课堂,和我市众多优秀经营企业家一道,成为了一名普通“学生”。学习最新的行业理念,了解最前沿的经济资讯,到最一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邱志伟连连说,两年的学习,让自己经历了一场思想上的大冲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廖建文、清华大学工程系主任郑力等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面对面坐而论道,就企业发展的战略、营销、财务等诸多领域,围绕信息科技、商务电子化、企业价值链等方向开展专题讲习。  

赴世界五百强感受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与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对话,进一步拓展企业家的全球视野;赴深圳走进腾讯、华为、比亚迪、华大基因等知名创新型企业,感受城市创新活力,了解创客文化,增强创新意识;赴上海考察现代金融体系的运行特点,与著名创投资本进行洽谈拓宽合作渠道。  

走出圈子看世界,突破传统求新篇。让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  

进入“股市”,是一次资本市场的改革,还是一场罔顾风险的冒进?针对传统企业主心中的顾虑,主办方特意邀请了光大证券、中信证券、同创伟业等多家资本中介和创投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授课,牵头举办了金融形势主题研讨会,组织上市公司现场交流会和投资机构座谈会,努力做好企业与资本的对接协调工作,同时还邀请成功上市的学员进行现场分享,让学员们可以因地制宜、做出理性选择。  

“走出去”扩张,是一场恰逢其时的突破,还是一次水土不服的冒险?针对本土企业家心中的犹疑,主办方适时开设了跨国经营与跨境并购等课程,解析地缘政治、法律体系及文化差异等问题,通过分析海外投资并购的失败案例警示大家在大环境不景气的形势下保持理性的判断,让已经成功投资海外工厂的申洲针织等企业现身说法,帮助宁波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规避常见的风险错误,避免盲目冒进。  

树立国内市场品牌,是锦上添花,还是多此一举?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不少宁波的OEM企业外销受到影响。主办方开设的关于品牌战略、品牌运作的课题,帮助专注外销的企业特别是生产消费终端产品的企业,制定国内市场的品牌战略,启动国内市场开拓计划。一些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则注重企业在海外参展时品牌形象打造,发起海外市场攻势,避免低价竞争。  

思维模式在这里得到了洗礼。中国商业心理学、企业再增长导师肖阳表示,通过培训工程,能使企业家们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企业管理与创新要靠学习,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  

据统计,2012年以来,以宁波经理学院为基地,我市开展“百名精英企业家培育工程”、“双百双高企业总裁培训工程”两大培育工程,累计培训企业家478名,其中93.5%来自民营企业;开设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培训24期,培训各类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500人次。  

才富交融共创共赢  

这是新一轮甬商“生态圈”的重构  

传承甬商精神,共飨甬商文化。  

在宁波,有很多企业做到了行业里的“单打冠军”,但如何实现企业之间的“抱团取暖”,则是摆在甬商面前更为实际的课题。主办方审时度势,主动有为,让“才”和“富”在这里交融,创造条件让甬商之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打造风雨同舟的精神家园,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圈”。  

为了加快企业家之间的互动,市委组织部主动出击,委托经理学院对受训企业进行深入了解,走访企业260余家,深入调研企业运营、研发、人才、资本运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企业发展要求,为上下游产业的企业穿针引线;同时,每年举办3期政企对接会,邀请经信、科技、海关、财政、人力社保等综合经济部门的领导和处室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指导企业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抢占先机。  

“我觉得在宁波找到了归属感,让我愿意在这里扎根、创业。”来自宁波视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田伟桦,是“双百双高”二期班的学员。在这名“海归”人才的眼中,最接“地气”的人文水土,实体经济的发展困惑,全球视野的经济脉络,在这里碰撞出了火花。  

合作、联姻、注资,在这个平台上,原本在各自领域埋头打拼的甬企掌舵者有了面对面深入了解的机会。田伟桦说,学员之间的交流交往,大大打开了自己企业发展思路,从单纯的搞研发,到迅速和市场对接、资本化、产品多元化,项目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的步伐大大加快。  

宁波视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三网4G手机芯片,选择与本土手机薄膜生产商激智科技、摄像头模组生产商舜宇光电、锂电池生产商维科电池等双百双高二期班同学企业建立合作,共同打造宁波本土高端手机产业链。  

金洋化工物流与宁波IBM智慧物流则达成战略合作,一方掌握危化品运输行业多年积累的规范化操作标准,另一方具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品牌优势,迅速在全国进行布局。  

不论风雨,冷暖与共,抱团发展,休戚相关。2014年,百精班自发成立了俱乐部企业诊断小组,专门面向会员及非会员企业开展公益的企业走访、诊断及咨询工作;随即百精班二期成立“思享会”,数百名来自各行业的精英企业家以此为平台,组建私董会,进行股权投资,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所有参训企业中,形成资本投资关系的35家,形成产品链条关系的62家,形成项目合作关系的160家,形成市场共享关系的70家,企业家同学形成了共同发展、共同提升、共同壮大的“生态圈”。  

服务“两创”助力转型  

这是新一轮发展“创新核”的凝炼  

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企业家走进谷歌等世界五百强,华为等行业标杆进行考察学习,感受标杆的力量;到本土企业方太、埃美柯参观交流,找准转型升级方向。主办方瞄准转型升级的战略布局,围绕创新驱动的现实需求,鼓励引导企业家加快走资本融合、品牌提升、人才强企的国际化发展之路,积极营造服务“两创”的浓厚氛围。  

优势制造企业、互联网新型企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个培训工程中,学员的平均年龄42岁左右,他们执掌的企业九成以上属于宁波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企业产值占到地区企业的半壁江山。  

“宁波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宁波企业家与经营管理者而言,机会与挑战并存、困惑与希翼同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他们静下心来,冷静思考,理清发展思路,找出应对之策,全面提升学习能力,从而创新经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企业品牌,把企业做强、做大、做长,锻造持续的竞争力!”北京大学企业家班特聘专家吴少平如是说。  

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企业家们赴美国、深圳、绵阳等地高端访学,建立了与清华、北大、中物院、硅谷等地的合作渠道,企业家一边学习一边结合企业自身进行实践,积极探索“传统制造业+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  

以人才集聚为目标,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通过培训,与本土企业家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优势互补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团队共同来甬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除与本地高校开展人才资源整合外,企业家还通过与科研机构交流,建立了高端人才集聚的柔性平台。  

经济转型在不断升级,创新驱动在不断深化。  

目前,百精班中实现上市的企业有9家:包括浙江围海建设、宁波捷胜海洋、宁波民和控股集团、宁波美康生物、戴维医疗、先锋新材料、博威合金、远大物产集团,宁波拓普集团;还有宁波永新光学、宁波微科光电、宁波君禾泵业、宁波激智新材料等十多家企业正在筹划上市,创新利用资本市场,走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美康生物推出移动智慧医疗,迈新科技转型为智慧建筑平台公司,峰亚电器、君禾泵业等企业在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宁波乐歌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专门部门负责跨境电子商务,浙江中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立足于GXG服装企业发展,在儿童安全座椅、医疗器械科技方面储备项目……传统企业开始接轨网络时代,对接高精尖端领域,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对接,创造新的增长点。  

3年时间,参训企业与高校共建了35个开放式研究机构,建立了179个国内外行业数据库,86个企业个性化专利数据库,以平台服务为载体,宁波企业家人才培育工程为企业和高校搭建了“亲密接触”的平台,整合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组织科研骨干和业内专家,为参训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生产优化、工业设计、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转型升级,创新驱动,随之而来的是看得见的成果。  

前不久,市委组织部选择了66家参训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这些企业在受训后的销售、利润、纳税额方面一路高歌猛进。调查数据显示,学员接受培训后对所在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加大,48.7%的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在3%以上,其中6.7%的企业超过10%。  

2013-2015年这段时间,上述企业研发人员分别增长了7.1%、8.1%和9.4%,年均增长12.4%;年平均研发经费分别为1673.4万元、1917.9万元和2113.2万元,获得专利数分别分743件、1104件和1344件,年均增长35.2%。  

承前启后,接过的是上一辈“宁波帮”的光荣和梦想,继往开来,续写传奇仍需更进一步。  

下一个五年,宁波走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艰难的转型升级中华丽转身,就特别需要优秀甬商带头把握机遇,寻求更高的标杆,不断自我加压,凝炼地方发展的“创新核”。  

正像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所说,宁波企业家是宁波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推进更多企业家交换经验、碰撞智慧、优势互补,进一步引导更多企业家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有机融合,进一步鼓励更多企业家提升素质、拓宽视野、勇担责任,不断锤炼宁波企业家精神,不断续写甬商新的辉煌。  

专家点评  

当前,整个宏观经济面临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结构调整任务重压力大、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等制约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家人才工作,通过建立宁波经理学院专门针对各层次优秀企业持续开展企业家培训,鼓励了新生代人才继承事业、支持了海外人才归国创业、激发了全市人才干大事业。  

在企业家培训过程中,宁波经理学院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措施,让企业家培训与经济形势、政策解读相适应,推动中小企业与政府互动和企业间的学习交流,促进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同时,针对宁波作为一个外贸城市的特质,宁波经理学院在课程设计上开展了一系列的金融、外贸课程培训,开拓了企业家的眼界和思路。这对于培育具备全球眼光的新甬商精英也具有积极意义。  

———苏治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证券与期货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时间:2016/3/7 16:38:48
  来源:宣传信息电教处
  点击:19411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