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央媒聚焦丨宁波深耕细作“千万工程” 推动城乡共富共美共治共享

宁波组工
2023年07月19日 02:54
图片图片

 2003年9月,浙江省委领导在宁波调研“千万工程”时,勉励宁波要率先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20年来,宁波党员干部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耕细作“千万工程”,从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统筹深化提升,到城乡融合迭代升级,一体推动乡村建设从环境整治向全面振兴拓展,打造共富共美共治共享宁波样板。

图片

党建引领,下好全面共富“一盘棋”

 在海曙区龙观乡,6个村围绕“零碳共富”目标,每村出资180万元成立阳光共富公司,经营零碳光伏、生物研学、精品民宿等项目,2022年创收超620万元。
 这是宁波开展党建联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波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落实“千万工程”的有效抓手,综合考虑地缘相近、业缘相连等因素,在全省率先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通过各村党组织开展联建,以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经营模式放大规模效应,大大增强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鄞州区湾底村牢记“‘千万工程’只有以业为基,才有持久生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带领周边结对的10个村共同探索转地获租金、上班挣薪金、经营赚现金、入股得股金“四金富民”模式,发展壮大天宫实业等7家村集体企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458万元,净资产达12亿元。
 截至目前,宁波已在全市打造“党建强、发展强”党建联建共同体647个,全市村集体经济分红达3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87元,较2003年翻了7.3倍。

图片

空间整治,画出全域共美“一张图”

 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空间无序化和碎片化问题,通过加强分区分类管控,推动耕地小块向大块集聚、零星农居点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为城乡发展“腾笼换鸟”。
 宁波坚持把空间整治作为“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以空间规划定格局、全域整治优布局,大力推动城乡生态空间重塑、生产空间重构、生活空间重建。在闲置宅基地及农房激活利用改革中,累计激活利用闲置农房(宅基地)6758宗,大大提高了农村空间利用效率。
 以空间整治为契机,针对如何赋能乡村发展问题,宁波因地制宜开展艺术赋能乡村行动,推动32所高校、167支团队进驻乡村,差异化打造红色传承、文化深耕等不同主题艺术赋能村98个。
 在宁海县柘坑戴村,党员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调研时提出的“努力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推进柘溪风景带改造、温泉体验等项目,形成了“山上绿色银行、山下别墅成行”的最美风景线。

村民说事,织密全员共治“一张网”

 乡村治理千头万绪,如何确保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宁波市坚持把村民说事作为“千万工程”的治理解法,将“说、议、办、评”四大环节贯穿“四治融合”全过程。
 在宁波的农村,每月至少有1个说事日,大家通过“圆桌会”“议事厅”“说事长廊”等平台,组织村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等群体参与说事,有事说事、无事说发展,90%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基层。针对青壮年村民常年外出务工的普遍现象,象山县还研发“线上说事”系统,方便在外村民参与线上说事、线上表决和线上会议,注册村民达4.3万人,日均活跃度超3000人次,让村民出门在外还能为村里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中,宁波创设“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活动,安排156个市直单位及重点部省属驻甬单位结对包联156个街道(镇乡),赴村头、院头、码头、田间地头等现场主动了解村民诉求,变群众向上跑为干部往下沉,累计领办村民难事帮办、矛盾信访帮调等项目496个,推动335个难题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大推动以城带乡融合发展。

图片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图片

修改于2023年07月19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宁波组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