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时讯 | 公告 | 任免 | 专题 |
首页 > > 宁波组工干部闪光言行展播 >> |
十五载春秋档案情——记余姚市委组织部副局级组织员杨素娅 | |||||||||
【个人简介】 杨素娅,女,1958年4月出生,余姚市委组织部副局级组织员。1997年起负责干部档案管理。她15年如一日踏实做好档案收集整理,耐心细致接待查阅咨询者。经手档案上万,从没出过差错。在其努力下,余姚市干部档案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被中组部评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达标单位,她个人也获得全省干部档案先进工作者称号。 【闪光言行】 15年来,她整天与黄纸盒为友、纸张为伴;15年来,她忙碌的背影留在一排排文书架间;15年来,她经手的档案上万卷,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她就是余姚市委组织部副局级组织员、53岁的老组工干部杨素娅。她在干部档案室俯首工作了十五年,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业绩,有的只是余姚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把档案放在她那里,我们心里踏实!”
从“门外汉”到“档案通” 1997年3月,因为工作需要,杨素娅被选调到余姚市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室,负责全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而在这之前,她在低塘镇负责计生工作。当她来到狭窄而阴暗的档案库房,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干部档案时,从未接触过档案的杨素娅有些许的不安。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是一名组工干部,干一行就爱一行。工作总是要有人做的,做好做坏总是人做出来的。既然组织上选调自己负责档案工作,就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崭新的工作。 什么都不懂,怎么办?杨素娅就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册反反复复学习了好几遍,对照册子里的要求一项一项的对照、查找、学习,这样她将档案装订、整理、调阅、管理等情况都基本掌握了。但是档案工作中有些时候并不能通过这个小册子找到答案,杨素娅就向老同志虚心请教,甚至学习老同志在接待调档人时的语气、口吻。 转眼6个月过去了,瘦了一圈的杨素娅从一个不谙档案的“门外人”变成了一名熟悉业务的“档案通”。在这学习、熟悉、适应的6个月里,细心的杨素娅发现有好些存档的档案存在材料收集不全、资料没有装订、零散材料没有系统整理、档案没有编号排序等诸多的情况,这都有可能造成档案的遗失。于是她立即向部领导建议,干部档案工作要提升服务干部工作的功能,必须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在征得部领导同意和支持后,她将6000多册干部档案重新整理、裱糊、装订,实现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
干部档案无小事 杨素娅管理档案的十五年中,身边的人都知道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干部档案无小事。 2000年4月,杨素娅由于患病住院动手术,部里让她多休养一段时间,等身体完全恢复后再回来上班。但杨素娅就是待不住,心里始终放心不下,坚持要求上班。“档案工作牵涉到每一个干部,这项拖不得。”一个星期后,她说服了家人后,在病休时间还不到期的情况下,又回到了档案室。 档案规范化整理工作开始后,她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首先从相对完整的2860卷干部身份档案入手,逐一进行查实、登记,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分别予以记录,然后再到各单位去收集。有人说,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哪还查得着。杨素娅坚持要补齐,她说,档案记录着一个干部的成长历程,“关系着人家的政治经历,这是重大的问题,马虎不得。” 补充材料的工作是繁琐而艰辛的,由于有些干部档案年数较长,人员已经变动有些甚至变动了好几次,基本信息了解起来都要兜好几个圈子。但杨素娅不辞繁琐,多次到乡镇收集归档材料,打电话催要,苦口婆心地向乡镇领导说明档案的重要性,争得基层领导的配合,仅从事档案工作第一年,杨素娅就收集补充材料700多份,重抄各类材料1400余份。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到后来,只要保安一看见窗口亮着灯,就会给她留着门,“一定是杨大姐又在加班”。 硬件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完备的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档案原件一旦损毁,就无法补救。2006年,为促进干部档案工作进一步提高,她又一次向部领导建议,要在建好市干部档案库房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干部档案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她积极配合部领导先后争取资金26万余元投入干部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库容室貌,提高了档案管理的保管保护条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素娅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赢得了组织上的肯定和同志们的好评。1999年,余姚市委组织部被中组部评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达标单位;2004年2月,她被提拔为余姚市委组织部副局级组织员;2007年,她获得了全省干部档案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
|||||||||
时间:2012/5/29 点击:8292 |
|||||||||
|
|||||||||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