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先进典型 >>
记新疆乌鲁木齐县托里乡卫生院院长李振西

他三十四年如一日,在天山深处诊病送药,救治了无数群众。

他是农牧民心中的雄鹰,充满了对天山一草一木的深深爱恋。
现年52岁的新疆乌鲁木齐县托里乡卫生院院长李振西,把自己的美好年华,奉献给了新疆的各族农牧民,被农牧民誉为“带来生命和健康的天山雄鹰”。
“我要从医,为农牧民治病”
托里乡境内有8个少数民族,83%是哈萨克族,居民主要以游牧为主;面积1118平方公里,其中1/3是戈壁荒滩,地广人稀,交通闭塞。
少年时期的李振西受父亲的影响,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因家庭困难,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务农。白天干活,晚上背中医《伤寒论》,看《诊断学》。一位老师送的《解剖学》,也被他翻得毛了边。
1972年,李振西从甘肃天水辗转来到乌鲁木齐县托里乡。来的时候还背了一大包医学书。当地长期缺医少药,农牧民治病困难。“我要从医,为农牧民治病。”他暗下决心,开始系统学习医疗技术,同时,积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很快,他就可用哈萨克语作日常交流了。
1976年,李振西成了一名赤脚医生。从此,他全身心为农牧民防病治病、祛疾解痛。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各族群众都是我的亲人”
为适应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需要,李振西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一齐学,只要老百姓用得上的,再难他也要钻研。收集民间单方、验方,潜心采制中草药,亲自配制药剂并在自己身上试验,李振西千方百计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
托里乡卫生院只有7个人。每年有8000多人次就诊,有400多名儿童要防疫接种。牧民大多游牧和散居,为了小孩的疫苗接种,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要挨家挨户跑。
李振西每年出诊200多次,或到农舍,或到牧民毡房,一抬脚就是几十公里。寒来暑往,栉风沐雨,磨破了多少鞋底,洒下了多少汗水,无法计数。对苦和累,他无怨无悔。几次有调走的机会,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天山脚下各族群众都是我的亲人,为牧民服务是我一生的心愿。”
“我的手机就是牧民的‘120’”
哈萨克族牧民由于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关系,患心脑血管和风湿病的人很多。李振西常年研究,细心分析,从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花费还少。乌鲁木齐南郊几个乡镇的牧民都慕名找他治病,就连托克逊县的有些牧民也上门求医问诊。他的手机号码十几年没换,很多农牧民都知道。李振西说:“我的手机就是农牧民的‘120’。”
1996年6月,一位年迈的哈萨克老大娘患了突发性脑出血症,左侧上下肢运动功能丧失,软瘫炕头,不能言语,神经反射消失。李振西知道后,火速赶到。他根据老人年龄、体质和病情,亲自熬制了中草药,为老人中西医施治。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细心护理,老人终于能下地走路了。老人眼里含着泪花,感激地说:“李医生,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比我的儿子还要亲。”
一个寒冬的深夜,大山深处的羊圈沟村牧民毛力开的妻子在家生孩子,分娩时大出血,生命垂危。李振西赶到后,紧急进行了抗休克抢救。产妇失血过多,需要及时输血,但缺血液供给,李振西决定连夜送产妇到乌鲁木齐医院抢救。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李振西随车护送。他把两个输液瓶挂在自己脖子上,再用大衣紧裹,保证药液不被冻结。一个多小时后,车到达医院,李振西已冻得四肢僵硬。转危为安的病人,看着李振西憔悴的面容,禁不住流下热泪。
“奉献中我感到幸福”
李振西用赤诚的爱,给各族农牧民送去了健康,带去了幸福。经他接生的小孩有400多人,许多认他为“脐带爸爸”;巡回医疗时,他救活了因心肌梗塞倒在山间的牧羊青年;他使脑出血瘫在炕上的哈巴斯老人站立起来;他嘴对嘴吸取新生儿口腔中的羊水,换来又一个新的生命;他使子宫脱出的难产妇女从死亡线上逃生……
李振西全家至今居住在仅有4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陈设简陋得令人吃惊。他的女儿因所在企业不景气失去了工作,曾经摆地摊维持生计。儿子医学院毕业2年多了,仍在家待业。
家庭的困难,工作的忙碌,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丝毫没有削减他对农牧民的深厚感情。每个人看到的,始终是他和善的笑容。李振西说:“活着不是为了享受,奉献中我感到幸福。”
为改善农牧民就医条件,李振西积极争取项目。2007年8月,投资107万元的600平方米的乡卫生院门诊楼和锅炉房建成,配备了X光机、心电图和血细胞分析仪等检测设备。
在托里乡,哈萨克族牧民经常弹着冬不拉歌唱李振西:“李医生是我们最亲的人。不管冬天、夏天,还是刮风下雨,都一样为群众看病。我们永远忘不了。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雄鹰!”

 

(据《人民日报》2010年08月11日04版)

时间:2010/8/11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