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六中全会 >>
作风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制度建设
突出制度建设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决定》鲜明地把“推进制度建设”写进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强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必须“一靠教育,二靠制度”。这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也说明,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固然与他们的思想作风和个人素质有关,但制度方面的漏洞更严重。胡长清在反省犯罪原因时谈到,制度监督对他来说,就像“牛栏里关猫,进出自由。”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当前,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等作风方面的问题,既有思想教育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制度的保证作用没有发挥好的原因。在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制度切实可行,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得到很好坚持和执行,造成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有的老办法不管用,新制度又没有建立起来,致使实践起来无规可循、无矩可蹈;有的制度建立了,但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作风的滋生和蔓延。
六中全会《决定》对加强制度建设浓墨重彩,全文共有三十多处谈到制度建设问题,特别是把这些年来各地各部门在作风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分别写进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之中,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做出了很大努力。比如,在理论学习方面,提出学习制度化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要建立学习领导责任制和学习考核制度;在调查研究方面,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在联系群众方面,提出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等等。《决定》强调加强的各项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健全加强党外监督的制度,一个是健全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
加强党外监督,主要是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建立健全各方面监督的制度,以利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党要接受监督、党员要接受监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都要接受监督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监督形式,让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保证办事依法、公开、公平和公正;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全方位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决定》还特别针对那些容易产生滥用权力的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尤其是经济领域权力过于集中的某些部门,强调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支、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制度,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谨、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以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从根本上防止以权谋私,把预防腐败寓于决策之中。这些制度措施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保持党风优良、政风廉洁,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内监督,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内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监督的制度。《决定》在这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建立有效机制,以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及时反映给上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健全定期报告工作和廉洁从政情况的制度;提出抓紧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改进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等等。这些规定和要求,在于保障党员充分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权利,为党内监督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律依据,大力推进党内监督和作风建设的法制化进程。发扬党内民主是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的有利条件,只要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结合起来,反腐败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党的作风就会朝着更加优良的方向发展。
六中全会《决定》突出制度建设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党建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要求,贯彻了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按照《决定》的要求,牢牢把握健全制度这个根本问题,强化法治观念和制度意识,提高同各种违反制度的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制度约之以典章、规之以法纪,以更规范、更严肃、更有效的制度,大力推动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时间:2001/11/12 16:09:00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