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002年市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 >>
评论员文章:为人才创造舞台
在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中,市委有意识地预留了部分副局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市进行公开选拔。形象地说,市委搭建了一个人才竞争舞台,让各方人才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先上擂台后上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市委提出,我们的工作决不能停留在一般化、过得去上,必须有更高的追求,更新的目标,力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关键是选贤任能。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启动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分布面和实践领域较前更为广阔,单靠传统的方法,难以及时发现和掌握更多优秀人才,必须要有好的机制。设置这样一个舞台,就能使众多人才呈现出来。我市这项改革起步较早,1985年就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公开选拔工作的探索。从1985年到1994年,我市进行过20多次公开选拔工作,为遴选领导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委希望通过这次公开选拔,挑选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掌握一批近期可用的市管后备干部,发现一批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
为优秀人才设置这样一个竞争舞台,遵循了下述原则:一是它的科学性。在笔试和面试中,主要测试领导干部平时掌握的必备知识,测试应变、思维、表述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发复习提纲,采取尽可能“让复习无效”的做法,使报考者考出真水平。同时,既看考试成绩,又看平时表现和群众基础;二是它的公正性。从选拔的范围,到报名对象的基本条件、资格条件、选拔程序、筛选办法等,都是严格地预先设定的。就象裁判不能一边吹哨,一边捉摸出一条新的规则把它吹出来。三是它的公开性。整个公开选拔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进行,届时将邀请一批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目标单位代表参加考评工作或旁听监督。考察人选将向社会预告,拟定人选将向社会公示,公选结果将向社会公布。总之,可以明确地说,这次公开选拔没有内定人选,只要符合条件,都欢迎报名。无论是组织推荐,还是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在选拔过程中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选择。
这次公开选拔,对有志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竞争出人才。在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已成为干部的必备素质。符合条件的干部都应该报名参加,在这个竞争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创造人才辈出的崭新局面。
(宁波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
时间:2002/1/9 15:59:00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