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时讯 | 公告 | 任免 | 专题 |
首页 > > “迎接十六大党建征文”活动 >> |
二等奖:三级责任区在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上的有益探索 | |||||||||
去年三月份以来,宁波市北仑区按照“求实效、办实事”与因地制宜、有利于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在全区行政村积极构建了“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责任网络,明确党员以责任区为载体,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年来,全区9个镇(乡)已有党员责任区1251个,参加党员5649名,其中特色责任区445个,参加党员1542名,三级责任网络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项包容性很强的制度,三级责任区还有它的成长性,本文拟从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这一角度入手,谈谈三级责任区活动为改进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供的可能和探索。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面临的挑战及改进原则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吻合,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我党自成立以来,就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按照地区原则和生产原则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确定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构建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在农村,多年一直沿袭“乡(镇)党委—行政村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的组织构架,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相呼应。可以说,这一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成功的,它为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发挥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四个多样化”给农村传统的组织设置模式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由于大多数基层党组织不能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直接影响了农村支部和党员在基层的威信,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也有一定的削弱。 2、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也由“单干”、“专业化”走向“产业化”,突破了农副产品生产和经营的社区、部门、行业以及所有制界限,真正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小规模乡村组织及与之相伴的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由于规模过小、发展空间狭窄,不但不能组织较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反而在某些环节和方面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同时,由于组织体制的限制,农村党员只能成为各个产业链条上的“散兵游勇”,很难有组织地发挥作用,限制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3、大量流动党员的出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广泛和频繁,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镇办、村办、个体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吸引了大批外来党员,行政村的很多党员也有不少在企业上班,许多地方非公企业中的党员往往超过或者数倍于行政村的党员。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乡镇设党委,行政村设支部,村民小组设党小组的做法,就会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带来诸多矛盾和困难,如何在这些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并理顺他们与行政村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成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亟需解决的课题。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前,我们要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探索。改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要把改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的原则,要从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出发,特别是要有利于加强党对各类经济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三是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原则,通过改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建立一个完善的、能覆盖社会各个层面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体系;四是有利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原则,改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要有利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党组织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二、三级责任区在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上的探索 三级责任区活动的开展初衷是加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是,由于这项活动的包容性,实际上,它已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提供了思考。 探索之一:打破传统地域限制。三级责任区根据当前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变化,按照“求实效、办实事”与就近、方便、有利于管理和服务的要求灵活设置。其中,党小组责任区设置要求从各村实际出发,根据自然村分布、当地风俗习惯、人口流动重组、产业结构变化、村干部分管包片等情况合理划分,责任区可以依托村民小组建立,也可以把几个村民小组合并起来,做到哪里有人群活动,哪里就有党的组织设置。这一设置原则打破了传统的按地域划分党小组的设置限制,使跨地域党组织的设立成为可能。在党员责任区的设置上,三级责任区活动从有利于发挥党员特长的原则出发,设立了不少党员特色责任区,如果将分工相近的特色责任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归并,设置一定的组织形式,将进一步促进基层党组织设置的优化。 探索之二:契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三级责任区活动制度规定,党员责任区设置要根据党员的工作能力和村级组织其他干部、积极分子分布以及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灵活安排,按照因地制宜、有利于特长发挥等原则设立党员特色责任区。活动开展以来,各镇乡党委、各村党支部在责任区党员的配备上,一般都能够做到因人而异、人尽其才,有的发挥老年党员的作用,或联系“两劳”释放人员,或力所能及参加村里保洁工作;有的发挥党员的专业特长,或帮扶贫困户,或联系其他种养专业户;有的发挥青壮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或夜巡,或联系外来户,责任区的工作涉及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群众帮扶、维护社会稳定、清洁环境卫生等内容,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特色责任区的设置契合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在特色责任区里,可以互通信息,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示范带动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将势必扭转传统设置模式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弊端。 探索之三:加强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三级责任区在设立党员特色责任区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关的学习制度、工作交流制度、学习教育制度,不少责任区在成立后,经常组织责任区党员外出参观、交流经验、专题座谈、电化教育,为分类加强责任区党员的教育培训提供了方便。由于专业相近,志气相投,这种特色责任区里的学习教育有味、有用,为丰富农村党员队伍的党课和支部生活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党员作用发挥上,三级责任区活动特别是党员特色责任区工作的开展,更为农村有特长的普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小港镇朱田村的就业服务责任区帮助全村99%的富余劳动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大矸镇徐洋村党支部由33个党员带头做好夜间巡夜工作,党员队伍的面貌为之一新。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组织,制订活动制度、管理制度、评议制度,将为加强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打开新路。 探索之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成了各级党委最常抓也最难抓的问题,而三级责任区活动的开展不失为一剂良方。从党员责任区的设置现状来看,大多数村能够紧紧围绕村里生产生活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责任范围,有的党员责任区是1名党员,有的是2—3名党员,但党员所联系的一般都是困难户、专业户、重点户,使责任区能够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真正发挥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功能。活动开展一年来,全区共建立帮扶特色责任区72个,联系困难对象237人,开展有特色的活动255次,为村民提供就业信息382条,安排就业114人次,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如果在深入开展三级责任区活动的基础上,推而广之,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党员特色责任区的设置模式设置党小组、党支部甚至党委,其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三、启示和思考 三级责任区工作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可能,要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还要在深化上下很大功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已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三级责任区工作至少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准确定位,完成角色转换。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空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能要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指挥决策型向产业化经营所必须的协调服务型转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时,适时退出“越位”领域,解决“缺位”问题,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担当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领航员、科技推广员和市场信息员的责任。 其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大胆进行不同模式和不同方法的探索创新。可以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位部门设置党组织的限制,以强化功能为前提,实行“区域联合”和独立分设;也可以按党员特长设岗、区域内联合设置党组织;还可以实行农业龙头企业与专业化生产基地的“贸工农联合”,将人才、科技和市场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还可探索村企联建、村村联建、村居联建、流动党员支部(甚至总支)等形式,以巩固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出发点,大胆创新。 其三,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结合农村基层工作的实际,循序渐进,稳步实施。既要紧紧贴住农业产业化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又要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现实可能性,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认知的实际水平。要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拿出大多数干部群众认同和满意的优化方案,再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解决干部群众的认识问题。具体操作时,不一定一步到位,可以采取一些中间形式或过渡措施,然后逐步规范。切忌简单趋同、仓促上马,陷入刚调整就垮台,才建立又撤销的尴尬境地,既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又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作者:江智灵) |
|||||||||
时间:2002/12/23 |
|||||||||
|
|||||||||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