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头条 | 时讯 | 公告 | 任免 | 专题 |
![]() |
央媒聚焦丨人民日报关注报道余姚横坎头村 | |||||||||
![]() |
|||||||||
8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稿件《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总书记这样身体力行》,其中关注报道余姚横坎头村相关内容。 以下为报道中涉及余姚部分节选: 引领发扬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为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供精神支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基础 今天,该怎样发扬伟大抗战精神? 伟大抗战精神,饱蕴红色基因,激扬天地正气,“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发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乘坐观光小火车,从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出发,经过花海果园、休闲农庄,绕过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参加浙江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的红色旅游,一路如行画中。 这些年,手捧习近平同志的两封回信,横坎头村人心里有奔头,脚下有力气。 横坎头村曾是浙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所在地。“山大石头多,出门就上坡”,这里在战争年代适合与敌人周旋,在和平年代却不利于发展。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家家户户靠土豆、红薯、南瓜糊口度日。“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 怎样发展?如何破题?愁坏了当地党组织和村民。 “老区”“优良传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2003年,捧读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回信,将这几个词串联起来后,大家一下豁亮了:“抗战时期凭着那股子精气神,那么困难都过来了,今天条件好了,怎么能掉队!” 说干就干。 道路是劣势,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一条红色旅游公路直通村里; 资源有优势,“以红铸魂、借绿生金”,走上“红色旅游+特色农业”发展新路。 “浙东红村”大变样。 “我感到十分欣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必然要跨越更多“娄山关”“腊子口”,防范更多“黑天鹅”“灰犀牛”。“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
|||||||||
时间:2025/9/1 14:57:13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500 |
|||||||||
|
|||||||||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 |